2018年以来,各地“两会”陆续落下帷幕,澎湃新闻梳理发现,多地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建议,重视中小学光环境对于学生视力的影响,改善不达标教室照明环境。
大同日报1月31日报道称,山西人大代表苑小军提交了关于改善中小学光环境保护学生视力的建议。南方都市报1月8日报道,中国致公党广州委员会提交集体提案,建议将广州中小学教室照明达标列入2018年广州十大民生实事。提案中指出,尽管国家在2010年就教室照明制定了专门的新标准,但目前广州市内学校普遍仍在沿用1987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旧标准。
2010年最新制定的《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修订了教室课桌面、黑板的照明标准,增加了对光源的规定和对教室统一眩光值、照明功率密度、维护系数的详细规定。但现实中不少地方学校很难达到这一标准。早在2016年就有公开报道称,教育部组织对多个城市的学校教室照明情况进行调研,最终收集的数据将为教育部门出台教室照明行业标准提供参考。
多地代表委员建议促进教室照明达标
发布于2016年的中国首份系统研究视觉健康的白皮书《国民健康视觉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都超过了70%,且出现低龄化趋势。中国教育报对此报道称,引起学生视力下降的原因很多,例如先天因素、坐姿不正确、学习负担过重、看电视或操作电脑的时间过长等等。另据国家疾控中心调查发现,除部分先天遗传外,不良的教室照明环境是导致学生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班50多个学生,就有30多个戴眼镜的,还剩下一些即使近视了也不戴眼镜的。”走进初高中,这样的情景十分常见。顾林此前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不少学生和家长也曾质疑,学生长时间学习的教室,灯光是否合格?
顾林告诉澎湃新闻,2016年9月,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和教育部对包括四川省在内的部分省、自治区、市的学校进行过一次照明检查,结果发现四川省有超过九成教室的照明环境不符合国家标准,别的省市的这一数据也不乐观。作为中学校长,他随即联系专业人员对他所在的中学教室的灯光环境进行检测,发现部分指标也不符合国家标准,这使得顾林感到十分惊讶。
“我们之前没有想到教室灯光环境可能对学生视力造成影响,忽视了教室灯光可能是学生近视的潜在原因。”顾林告诉澎湃新闻。此次参加四川“两会”,顾林建议,通过政策推动和资金引导,老学校可通过试点分批改造,有条件的学校可自行改造,在3-5年内可达到国家标准,新建学校则需严格按照标准。“政府部门能将该项标准纳入教学楼竣工验收的硬性标准,以确保新竣工教室的照明条件符合国标,同时对已建教室逐步排查和改造,逐步实现所有教室灯光环境达标。”
另外,学校是开展用灯标准化的首要环节,加大对学校用灯健康化的宣传,使得学校对教室照明光环境有正确认识。同时,相关责任部门,也可定期对学校进行检测、培训,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做出考评,督促履行责任。
中小学教室照明现状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