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专注生产研发护眼教室灯及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400-930-3600

首页行业新闻 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弯曲异常怎么办?权威专家来支招

儿童青少年近视、脊柱弯曲异常怎么办?权威专家来支招

2021年12月18日11:00 

广东智多多 网站抬头.jpg

当下,近视、脊柱弯曲异常问题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两大疾病。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陆续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以下简称指南(更新版))以及《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日,国家卫健委邀请相关权威专家围绕两个《指南》的发布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向公众普及相关健康知识,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减少“小眼镜”出台三级预防技术体系

走在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学生甚至幼儿带着厚厚的眼镜,近视,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敌人。

为何会出现这么多“小眼镜”?对此,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陶芳标解释称,儿童青少年近视病因十分复杂,人群具有普遍的易感性。 近距离用眼过多、户外活动不足、光照时间短、照明灯具光谱的改变、睡眠不足等是近视的中介因素;城市化、教育的竞争压力、非全光谱照明灯具和电子屏幕的广泛使用等是近视的促成因素。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引起家长、学校等各方的高度重视。陶芳标表示,应坚持正确的防控思想,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社会各方在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方面才能取得不错的防控效果。

国家卫健委近期发布的《指南(更新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出三级预防技术体系。一级预防措施是普及近视防控核心知识、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健康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等;二级预防措施是筛查视力不良,评价远视储备状况,加强分级管理,发挥视力健康的管理效应;三级预防措施是倡导已经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增加更多的日间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行为,及时佩戴眼镜或采取其他矫正方法,严格进行眼视光检查,防控轻度近视向重度近视发展、重度近视向病理化发展等。

陶芳标提到,社会各方在使用《指南(更新版)》时要坚持全生命周期的防控思想,一要从小、从早抓起,比如3~7岁要重点抓远视储备;二要坚持三级预防策略,将《指南(更新版)》各项适宜技术落实在三级预防的各个环节;三要坚持医防协同,预防为主,切不可走偏方向,不能把近视防控的重点放在在治疗之上,要将全人群预防与重点人群的近视防控相结合;四要纠正近视防控过度物化行为,筛查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方向,不是必备要求,建立健康档案、筛查近视和评估近视相关的危险因素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预警预测是技术的关键,因此各地要创新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单侧背书包、不良坐姿极易引发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

不良坐姿、缺乏体育锻炼都可能成为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元凶”。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及干预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总的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在2.8%左右,初中、高中阶段增长更高。

导致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原因有哪些?马军表示,初中和高中阶段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主要以脊柱增长为主,但由于儿童青少年相对缺乏体育锻炼,使得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两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坐姿、站姿不正确,就容易造成脊柱弯曲异常的发生。如果学生常在不适宜的课桌椅或者照明、采光不良的条件下阅读和书写,就容易发生弯腰、歪头、扭身等不良坐姿,由于脊柱两侧长期受力不均,而双侧肌肉的紧张度不均衡,再加上长时间的单侧负重或长期习惯用单侧背书包,就可能导致脊柱侧弯。

网友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