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驱动叠加暑期窗口期,全国教育装备市场迎来一波密集的招投标浪潮。
七月盛夏,随着各地中小学陆续进入暑假,教室照明改造工程迎来黄金施工期。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襄安中学,594台LED护眼教室灯的采购合同刚刚完成公示,供应商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芜湖市分公司正加紧推进安装工作,需在45个日历天内完成交付。
同一时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的“教室用护眼灯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赫然挂网,预算21.95万元;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的智慧黑板及护眼灯设备采购项目正接受供应商响应;江西省永修县全县学校护眼灯改造工程公开招投标即将启动。
区域透视,不同地区招投标模式差异明显
分析近期项目,招投标模式呈现鲜明地域特色:
华东地区偏好“方案先行”。如永安市的照明改造,要求应征单位先提交包含设计图纸、模拟照度报告、分项报价的完整方案,经评审优化后再进入采购阶段。这种方式降低实施风险,但延长了招投标周期。
中部省份倾向高效快节奏。郑州市上街区教育局的竞争性磋商项目要求合同签订后30天内交付使用;江西省永修县项目更压缩至25日历天。速度成为中标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