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室没有黑板灯,如何保护好青少年视力健康
近年来,广大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并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学校教室照明问题是造成中小学生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中要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应达到以下标准:
1.普通教室课桌面照度达到300lx,照度均匀度≥0.7,统一眩光≤19。
2.黑板照度达到500lx,照度均匀度≥0.8。
3.普通教室显色指数≥80,色温3300-5500k,不宜采用裸灯照明。
以上三点中,第一、二点为强制标准,第三点为推荐标准。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教室都是采用荧光灯管或是普通LED灯管作为照明灯具,这些灯具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照度及照度均匀度不达标。目前很多教室的照度、照度均匀度及显指均达不到国家标准,甚至相当多的教室还没有黑板灯,学生长时间处于低照度的环境下学习,容易造成眼疲劳,人眼的锥状细胞敏感度也会随之降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各种各样的视力问题。
二是眩光非常严重。国标规定教室灯光眩光值<19,而大多数教室灯具采用简单的荧光灯支架,光源直接裸露,光线非常刺眼,灯光眩光值超过22,从而使眼部肌肉过分紧张,严重影响学生上课的专注力。
三是灯光频闪。一般荧光灯具采用交流电源,电流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导致灯光亮度不稳定,在频闪的光源下学习,视觉系统需要不断调节眼球瞳孔的大小,来保护视网膜光强度的稳定性和成像清晰度,长时间在这种光环境下学习,必定使瞳孔括约肌因过度使用而疲劳。
四是光源显色指数低。普通荧光灯的光谱不全,会导致色彩缺失和偏色,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Ra≥80。又由于照明灯具的色彩还原能力差,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辨色能力。
五是色温偏高。国标规定教室照明灯具色温为3300—5500K,而大多数教室照明灯具实际测量结果达到了6500K,色温过高,蓝辐射比例增加,蓝光也随之增加,蓝光加重则会引起黄斑病变等问题。
六是光源寿命低。普通荧光灯管,使用半年后就会出现光衰减,导致光通量减少,从而达不到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的最低标准要求。
这些问题极易诱发学生近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视力健康及学习效率。为此建议:
1.制定全省统一的教室灯光照明制造标准。我省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等部门要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教室灯光照明制造标准。
2.对教室照明灯具生产企业实施许可制度。教室照明灯具关系着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必须对相关生产企业的资质作出严格规定,对符合生产资质的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对许可企业生产的产品实施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监管,确保教室安装的照明灯具符合相关标准。
3.学校要对教室照明灯具定期检测。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文件,指导学校定期对教室照明灯具进行检测,明确更换灯具的光衰减标准。
4.加大对教室照明灯具采购的财政支持。各地财政要加大对教室照明灯具采购的投入,确保新建教室照明灯具符合相关标准,并逐步更换不符合标准的原有照明灯具。此外,由于照明问题是影响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因素,当前除了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以外,还应积极推动家庭以及公共场所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采光和照明卫生推荐标准出台,多管齐下,共同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
下面请大家看个视频,教室照明环境的好与不好,区别有多大?
△华辉直发光led护眼教室灯
△华辉侧发光led护眼教室灯
△华辉led护眼黑板灯
附:华辉led教室灯和led黑板灯CCC证书↓
附: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证书↓
服务热线:0757-25539380
联系QQ:2392711759、2755796541、2736621813
同类文章排行
- 2024年5月学校照明采购基础教育领域份额领先
- 河南:《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规范》要求
- 「健康照明」标准18项术语
- 全国政协委员李心: 加快推进教室照明规范化改造
- 今年国抽将重点关注这5类照明产品
- 安徽省地方标准《托幼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已实施
- 广东:茂名信宜二中将预算103.581万元用于改造教室照明
- 2024广东高校教育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 专业黑板灯厂家,助力教室照明环境
- 2024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